
最近在一个销售培训课里看到这样的一部短片,
原是西片,我们看到的是华语配音及有中文字幕的版本,片长约16分钟。
(后来在网上查得于1998年上映的原片是20分钟)
.
影片一开始,
我们看到了一个年长的小提琴匠
正在一刀一刨一手工地制作一把小提琴,
每一个过程都是那么的用心,
在制作完成后还拉了一段轻松悦耳的曲子
作为品质检验(Quality Checked)
才把琴放进琴盒里。
.镜头一转,
这把小提琴来到了一个家庭,
妈妈很高兴的将它送给了小儿子,
满心欢喜地希望儿子好好学琴。
日子一天天地过,
可惜这男孩看来没什么天赋和兴趣,
琴声难听到连家里的小猫都要躲起来。
小男孩平常不只不好好照顾那把琴,
还把它当玩具弓箭,
在长久没被好好珍惜保养的情况下,
一把受伤的琴终于被妈妈塞进了
阴暗的储藏室……。
.镜头一换,一幕接一幕,
小提琴进了当铺,又出了当铺,
成了二手货、三手货、四手货……,
还沦为小小朋友的玩具。
这不是什么惊悚片或悲情片,
可是导演把小提琴一次又一次被糟蹋摧残的画面,
拍得实在是让我觉得惨不忍睹,
不禁为那把手工精制的小提琴感到惋惜难过。
.画面又转,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拍卖会,
看起来不像是那种卖高档古董的,
而是个邻里社区的旧货拍卖会。
被拍卖的货物有好几十元起跳的,
也有开价百元的,如一架钢琴以300大元成交。
.故事来到了关头,
拍卖会上只剩下那把伤痕累累的小提琴,
拍卖人显得无奈,
到底该如何拍卖这不起眼的破琴?
竟然,
开价是以一元起跳,
而人群是意兴阑珊,有离席、有聊天、还有妇人在打毛衣。
“两元!两元一声!两元两声!还有谁要出价?!…
三元!三元一声!三元两声!……”
.剧情进入高潮,
这时,一个白发老翁从后头走向了拍卖人,
接过那把小提琴,抹去灰尘,调紧琴弦,
随即拉起了一段动人的曲子,
宛如天籁之音,全场为之肃静。
曲毕,老翁把琴交还给拍卖人。
拍卖人再次开价拍卖这把小提琴,
这次是从1000元开始,
最后以3000元成交!
就在此刻,影片画面出现了几个大字:
“专家就是赢家。”
剧终,同时两天的销售培训课也进入尾声,
当下的你会有何启发或感想?
会不会像我当时的领悟一样,觉得
“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程度,
我们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
就可在我们更为专业的呈现之下有所提高。”?
课程结束后,还不断地回味思索着短片的内容,
我感受到了其中另一层面的含义:
“人”就好像是一把精心打造的“小提琴”,
而在现实生活里所遭遇过一次次的挫折和打击,
可以让一个人伤痕累累,蒙了尘,松了弦,
渐渐的埋没了原有的才能和人生价值。
如果你也受了伤,蒙了尘,松了弦,
祝你早日遇上你的“专家之手”,
那可能是一本好书,一首好歌,一部好片,
一位良师益友,为你抹去灰尘,调紧琴弦,
响起人生的美好乐章,
你就是赢家!
....................................................
为了想和还没看过这部短片的朋友多作分享,
在youtube里为你们找到了这最后的一小段,
而其中最后的画面,在那销售课里所播放的中文版本是没有的,
是什么让人值得深思的镜头呢?你自己去看看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xfvox1oMGk
在看完上面的片段时,
发现youtube有另一个同样主题的短片,
一起分享给 你,赢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yN-DRfcejg
.